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专业动态

慢病防控要合力压“井喷”

发表单位: 武汉市疾控中心发表时间:2012-03-14 字体大小:
分享到:

   一个概念和一组数据
  两会期间,关于慢性病防控的一个概念和一组数据被不少代表委员反复引用、提起。    
  一个概念,是指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提出的“3450”概念,即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3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造成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这4组病的主要原因,并能够导致50%的人群死亡。
  一组数据,则来自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调研结果:与1985年相比,2010年我国7岁~18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显著增长,但肥胖率也增长了7.9%,目前,我国城乡学生的肥胖率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的“安全临界点”。而青少年时期出现超重、肥胖,将导致成年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大大提高。
  “目前,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已经超过传染病,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而且,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还将呈上升趋势。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已成为我国正在面临并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李立明委员一边补充数据,一边阐述自己对防控慢性病重要性的理解。两会期间,像李立明一样关注慢性病防控、操心着“老的小的们”的健康并为之支招的各界委员代表还有很多。在他们看来,要把慢性病“井喷”的态势控制住,远不是卫生一个部门的事,更需要全社会、多政府部门共同营造和维护健康的环境。
  不能“左手控烟右手卖烟”
  “之所以数年来我国的控烟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是政府意愿不强、推动不力。”连续多年提案建议控烟,奔波于全国政协各界寻求支持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委员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在控烟方面不作为,那么由此引发的吸烟人群慢性病经济负担将让财政支出更大。
  让吴明尤为不解的是,目前在中国,由领导和管理着烟草专卖局的工业信息化部牵头负责控烟,这等于让与烟草生产、销售等有关的管理部门来负责控制烟草,许多触及烟草企业利益的控烟措施都不能得以顺利实施;许多应该做的工作一直拖延不决;许多着手在做的工作也障碍重重。
  为此,吴明建议,由国务院作为组长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履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控烟履约工作。尽快出台烟草控制战略、履约规划及各个年度的行动计划,并公示于社会。改变烟包警示标识,除了烟盒包装上印制醒目的健康警语外,还应有黑肺、烂牙、病容等警示图案,面积不应小于烟盒面积的40%~50%。国家烟草专卖局只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实现政企分离、管办分开。
  何不设个“步行日”
  鉴于很多慢性病的发生是因缺乏体育锻炼、吃得多、动得少,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胡扬委员建议,应将每年5月11日正式设立为“步行日”。
  胡扬解释,“11”既代表了两条腿,又代表了餐桌上的筷子,还代表了平衡(木),喻义 “吃”、“动”平衡;而“5·11”则喻义着“我要吃动平衡”。
  胡扬建议,在“步行日”当天,社会各界举办推广步行的各种活动,倡导居民每人步行不少于一万步、放弃开车一天,出行尽量采取步行、骑车或乘公交车的低碳环保方式等。在城市建设中,拨出项目经费,创造适宜大众绿色出行的环境。地方政府设立或由公众评选出若干条“步行健身大道”,设立“步行日”标志。免费开放更多城区中的公园,方便市民步行健身。医卫、体育、教育等部门,组织专家从安全性、科学性角度出发,对步行健身和绿色出行予以指导,利用海报、公益广告、健康大讲堂等方式,宣传正确的步行方式,科学指导大众参与步行健身。
  为青少年健康订十年规划
  针对我国青少年“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重,力量却越来越小”的现状和趋势,在此次全国政协会议大会发言时,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委员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制定“青少年健康促进十年规划”,并作为国家层面的中长期计划持续推进落实。
  杨桦说,这项规划应包括: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进一步加大体育课比重,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把体育课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必考科目同分值。修订已沿用20余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学校体育安全条例》等,指导和保障学校体育工作依法、有效开展。落实好各级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措施。增加学校体育经费,依据学生规模进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将此作为“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考核和各类学校评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实行行政问责。与此同时,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优先向学生开放。
  医保改革应关照慢性病群体
  除了预防,代表委员还为已病人群着想,建议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航天局工程师周红玲表示,她在社区经常可以听到慢性病病人抱怨,医生一次只能开一周的药,使他们不得不每周“往返跑”。出现“往返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许多城市医院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医院得到的医保预算是按上年度均次开药费用计算的,一名病人一周的开药费用肯定小于“月费用”,但如果医院将一周一开药变为一月一开药;那么,医院的年度预算一定会“崩盘”。
  就此,上海市医保局去年对政策进行了调整并承诺:如果医院改革开药制度,满足慢性病配2周~4周药的需求,那么医保需要补充多少预算,就补充多少。制度微调的结果是,到去年年底,进行这项调整的医院门诊复诊率下降10.56%,初诊增加41%。“这也意味着医生可以把更多时间留给初诊病人。”
  目前,我国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约为9200万人,其中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6%~10%。这类患者每天需规范监测4次~7次血糖,以此决定胰岛素的注射量,医生一般建议病人在家中自测。遗憾的是,目前只有在医院检测血糖才能在医保报销,如果在家监测,血糖试纸只能自费购买,许多糖尿病患者无力负担,以致自我血糖监测难以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建议,不妨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每天提供4片免费血糖试纸,或予以部分支付。通过这一补贴,或许就能让1/10的患者在家免费监测血糖。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