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Wuhan Center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 Control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题

一位流调队长的自述:我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发表单位: 武汉市疾控中心宣传工作专班发表时间:2020-04-11 字体大小:
分享到:

近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呈现向好态势,援汉医疗队已经按照计划分批返程。相比之下,位于江汉区马场路288号的武汉市疾控中心大楼却更显忙碌,大家面对这场硬仗依旧没有丝毫松懈。在与病毒赛跑的每分每秒里,吴晓旻作为武汉市疾控中心精准流调组二组组长,日夜奋战坚守在战“疫”第一线。

“简单聊一聊吧,我中午还赶着到区里去。”吴晓旻风尘仆仆走进来,放下背包便喝下大半瓶水,口罩和眼镜构成了他面部的主要轮廓,镜片之后的那双眼睛显得尤为冷静和理性。他刚准备坐下聊两句,电话又打进来,“昨天那个病例的个案分析报告已经发过去了,建议要重点关注几个方面......”笔者采访的过程几次被打断,他连声抱歉,因为必须不停穿插处理各种工作。约到这次采访非常不容易,因为他太忙碌了,本来只想简单谈一下不占用过多时间,但吴晓旻有着清晰的思维和较强的表达能力,采访持续了2个多小时。

作为一个CFETP项目毕业学员,这次我感觉非比寻常

2017年,我有幸在CFETP(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接受了为期2年的培训,在那期间,我们通过反复的模拟及实战,包括参与鼠疫、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现场处置,在疾病监测、信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和处理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疫情初期的发展形势让我警觉,这和以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太一样。

我是1月2日进入中心流调组的,最开始分了3个队共22个人,按照工作安排,我负责其中一支队伍的具体现场工作,主要是在金银潭医院隔离病房开展流调。因为金银潭医院是定点的传染病救治机构,最初期的病人大部分都集中转运到那里,当时我们队每天的流调病例数几乎达到全部数量的一半,当然这不代表其他队耗费的精力就会少,因为他们需要跑的医院更多,点位比较分散,中间的各种衔接以及协调工作加起来,这个工作量也是十分繁重的。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病毒是攻方,我们是守方,发现一例就隔离一例,这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希望能通过我们努力打一场疫情阻击战,迅速将病毒控制在小范围影响内。

成为与国家CDC沟通的一座“桥梁”

12月31日,国家CDC应急中心的有关专家及工作人员抵达武汉,在我们中心驻扎下来指导处理疫情防控工作。因为曾在CFETP接受培训的缘故,我与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联系。按照中心疫情防控专班的安排,本次我除了现场流调本职工作之外,还肩负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与国家CDC来汉指导的专家们做好衔接工作。每天白天在医院流调,回来就着手集中处理其他事宜,从衣食住行到工作现场,每天有一半的精力是花在这些沟通、协调工作上的,专家们开会研讨时我也会经常过去听一听,这对我们把握疫情形势方向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我自己更像是一座“桥梁”,武汉是这次疫情的中心,与其他地方情况不同,我们必须结合武汉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国家CDC指导组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

一天25个小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天文数字

1月下旬,确诊病例一下子陡然上升,这可能是由于多方原因造成的,包括试剂盒的下发,检测能力的提升等,这也意味着疾病已经在社区流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一对一现场流调是“杯水车薪”,按照上级指导意见,我们采取电话流调的方式。一月底到二月初,是武汉最艰难的时候,看着每天直线上升的数字和每个区超负荷运转的情况,我感到心痛,那时候在办公室一刻都坐不下去了,我找到综合协调组组长金小毛说,如果区级疾控机构崩溃了,那整个疾控体系都将受到重创。

2月初,我中心成立8个工作组分别赴各区开展流调、密接及督导工作联合指导,与各区疾控机构力量共同推进防控各项工作。按照分工,我带第五组负责武昌区与江夏区,特别是武昌区120多万人口,且医疗资源众多,报病人数是全市各辖区最多的,他们区疾控流调人员也十分匮乏,总共才几个人。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最高一天900多例的当日新增病例以及数千(疑似及确诊病例)的存量,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能说绝后,但这肯定是空前。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写战“疫”日记,因为一天24小时比以前的时间容量大得多,如果能有25个小时就好了,这个城市没有暂停键,没有时间标记物,我需要为自己的这段人生经历做一个注解。

无论如何,千方百计做到日清日结

考虑到武昌区的情况,我提议联合区疾控力量组成十几人的流调攻坚队,由我们市疾控负责存量,区疾控负责当日增量,驻守在武昌区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密接排查和疑似病例的流调工作。面对几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每一次电话流调少则10分钟,多则需要耗费半个小时,碰到病人身体状态不好的情况甚至耗时更久,但不管怎么努力,一个流调员一天完成病例调查数量上限是40个,还有流调表的整理及录入工作也是庞大的工作量。除此之外,电话流调给我们流调员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的时候对方哭,我们也哭,但这还不是最难受,最难受是有时候听到被调查的病人已经不幸去世,我们哭了,对方家属却很平静,这大概是人在面对巨大灾难时的一种自然心理防御状态,我们每一个流调员都需要心理救援,整个武汉市都需要心理抚慰。(哽咽)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之下,我觉得应该化被动为主动,思考再三还是试图找国家CDC的罗会明处长沟通,他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前方工作组疫情分析组组长,我提出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简化流调表,原来国家CDC制定的表格是三张纸,但因武汉情况特殊,很多内容完全可以进行优化。我们都深知此事很难,但工作实际困难摆在这里,我们必须得试试,经过几番沟通,这个建议终于成为了文件,在确保流调质量的情况下三张表格被简化为一张表格,这是武汉地区独有的,极大提升了流调工作效率。

我们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消存量、清增量。在攻坚队全体努力下,2月7日,我们对确诊病例未流调的存量部分在3天内全部处理完毕,增量部分武昌区流调队员亦能做到日清日结。

确诊病人少了,的任务却更艰巨

随着国家增援力量的不断加入,全市防控形势持续好转,3月初,随着防控策略进一步调整,我开始加入精细化流调队伍,回归到新的疫情阻击战。我带领队员前往武昌、洪山、青山等区开展重点场所及人群聚集性疫情调查。虽然确诊病例数少了很多,但每一个病例都要形成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要把病毒传播链条每一个环节彻底摸清楚,要探明每一例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活动轨迹,确保应调尽调、应追全追、应管尽管、日清日结,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数据引发诸多疑问,哪怕到深更半夜也必须得彻头彻尾弄清楚。存量少了,但怎样面对增量却是我一直在不断思考的问题,这对城市复工复产具有重要意义。

3月20日,举国战“疫”已经历经2个多月,全国31个省市首次实现本地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双双零新增。习总书记在1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现在疾控机构面临的工作更复杂,任务更艰巨,这“疫场大考”仍然未到交卷的时候,社区防控工作依然不可掉以轻心,除此之外,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以及中低风险地区复产复工带来的风险都不容小觑。采访结束后,吴晓旻对笔者说:“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保持头脑清醒,慎终如始,这个故事完结了第一季,第二季才刚刚开始。”